>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 PAC 71 – 缺乏約束力的多邊主義的失敗

PAC 71 – 缺乏約束力的多邊主義的失敗 里约+20峰會,2012年6月20日至22日

Clément Paule

孫建庚 譯

Passage au crible n°71

PAC 71, Rio+20Source : Wikipedia

2012年6月20日至22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會議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巴西著名的大都市里約熱內盧舉行。大會彙集了包括跨國公司,農業生產者和土著人以及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學者還有工會等超過40,000名代表與會,同時還有近130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了本次大會。經過自2010年便展開的長期談判,最終促成了本次大會的召開。會議宗旨意在重新將環境問題提到國際議事日程,並確定有關各方的中期目標。會議討論了眾多議題,從溫室效應的廢氣減排到生物多樣化的威害,以及森林的過度砍伐和野蠻的城市化發展。大會還促成公開發表了由近700名代表簽署的題為“我們期望的未來”(The Future We Want)的一份49頁會議文件,文件中的283個條款明確了未來環境發展的前景與承諾。此外,聯合國秘書長對致力於聯合私營部門和公民社會以協調經濟發展和對世界公共資產(Biens Publics Mondiaux, BPM)進行保護的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給與高度評價。

歷史回顧
理論框架
案例分析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我們注意到,自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一次聯合國環境會議以來,這類全球性會議每十年舉行一次。大會伴隨著1982年在奈洛比,1992年在約翰尼斯堡以及2002年在里約熱內盧的舉辦,會議程序模式的規範化正式確立。儘管這些會議成果參差不齊,但是會議促成了197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PNUE)的成立以及20年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CCNUCC)的通過。特別指出的是,在被組織者形容具有人類歷史性時刻意義的1992年地球峰會上,對於環境威脅的重視得以進一步加強。「二十一世紀議程」的通過和致力於控制全球氣候變暖和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兩項相關具有約束力協議的簽署驗證了這次會議所取得的進步。 1997年簽署並於2005年開始正式生效的「京都議定書」旨在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並在這個問題上進一步積極鞏固和加強國際合作。

然而,2009年第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締約方會議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的失敗,被看作是對會議談判的一次重大打擊,當時美國和中國得以阻止會談的進展。與之相反,次年的坎昆峰會在多邊主義方面顯示了積極一面的跡像,尤其推出了旨在幫助那些發展中國家今後參與更多行動的綠色基金構想。從這方面來看,被看作具有象徵性和決定性意義的里約+20峰會延續著自1992年以來便開始進行的努力。

理論框架

一、分散治理的可預見性失敗。會議正式召開之前,與會各方已公開表現出對會談的疑慮,這顯示在大會內部有關圍繞南北劃分問題上舉行的談判困難重重,這就如同一次自編自導的預設對與會各方對會談結果的預期產生很大影響。
二、綠色經濟和世界公共資產的商品化。作為可持續發展新產物的綠色經濟構成了發達國家以資本主義邏輯來組織參與保護環境的主要建議之一。然而,綠色經濟概念已遭受到來自持不同意見的參與方所組成的混合聯盟的種種譴責。

案例分析

就在大會開幕和那些國家政府首腦到會之前的幾個小時,談判各方才得以完成最後聲明的起草,從而避免了重蹈類似哥本哈根峰會的覆轍。我們都還記得,各方代表在2012年6月初也只是通過批准了最終選定的283項條款中的四分之一。這次的急於行事與其說是為了限制會議開始後出現各種可能性的範圍,倒不如說是盡一切所能來控制類似2009年底第15屆締約方會議期間彌漫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有關文本起草的進展,許多評論家對「千禧年發展目標」(Objectifs Millénaires du Développement, OMD)中所涉及到環境部分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Objectifs pour le Développement Durable, ODD)的設立表示歡迎。但是,這份文件也因其不足之處而備受批評:一方面,成立世界環境組織(Organisation Mondiale de l’Environnement, OME)的計畫失敗現在已得以驗證。由歐盟發起的這一舉措旨在改革目前由聯合國環境署和多邊環境協議(Accords Multilatéraux sur l’Environnement, AME) 所承擔的全球環境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文件簽署各方確定要促進綠色經濟,人們也會明顯地注意到缺少對已發展國家宣揚的這一概念的明確定義。換句話說,經過長達數月談判後所得的結果令那些致力於環保的人士大失所望。

目前似乎還很難對本次峰會作出一個比較全面透徹的總結。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的與會方曾在本次國際峰會召開前幾個星期都表示了他們對會議結果的疑慮。里約+20峰會的舉行事實上也驗證了已經形成的以南北劃分為框架的穩定外交機制,所謂的南北劃分即指工業化國家與擁有132個成員的77國集團和中國。而巴西一直試圖讓其他國家認可其在南北外交機制中所扮演的調解員和仲裁員的角色。反復討論的有關共同責任但責任承擔比例的問題,再一次引起爭論並沒有任何明顯的進展。如果是只能在主辦國的倡導下才可以勉強正式確定一項協議,顯而易見,作為導致2009年底哥本哈根峰會一無所獲根源的缺乏約束力的多邊主義,正處於缺少一位公認的主導者的境地。從這方面來看,與國際上的協商機制相比,長期的談判更像是在為倉促解決一系列的衝突。實力關係的凝聚似乎因經濟危機而得到加強 – 尤其是在歐元區 – 同時導致出現了保持現狀以及對所有中長期財政投入的承諾有所保留。值得強調說明的是,因這方面原因而缺席里約+20峰會的巴哈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大衛-卡梅倫(David Cameron),卻出席了2012年6月18日和19日在墨西哥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G20)。那些提前開始四處活動的所有與會者都各懷心腹事,在某種程度上,峰會的失敗就如同一個自編自導的預設。最終達成的共識很明顯也只能是在最低程度上正式表明繼續20年前開啟的環保運動,同時也證實了對峰會無所作為的指責。

里約+20峰會不僅被綠色和平組織譏諷為一次「了不起」的失敗,也激起眾多主張各異的抗議活動。同樣,一些好萊塢的藝術家和名人為保護聖域北極而發起的請願簽名活動,也得到了媒體界相當大的關注;一些非政府組織和環保社團譴責峰會上的經濟至上邏輯。在這方面,那些石油生產國,比如加拿大和委內瑞拉,就拒絕減少對石化能源的補貼。此外還有,已經注意到跨國公司大肆游說以推廣作為環境控制手段的商業機制特別是通過「京都議定書」建立起來的碳交易市場形式。這也就是綠色經濟概念看似如同一個模糊的折中方案,在這個方案框架下保護世界公共資產同時讓這些資產產生經濟效益,也就是說將世界公共資產納入控制架構當中。一些南方成員國對這一危險定位表示反對,首當其衝的是玻利維亞和厄瓜多兩國的總統,他們譴責這一以擔心環境問題為藉口下的新殖民主義形式。土著人民紛紛動員揭露以犧牲當地生活習俗為代價的無節制的資源掠奪,尤其是在巴西和南美經常會看到當地土著人的生活方式時常受到那些發展項目的威脅。至此,在全球經濟至上並且現有模式已黔驢技窮但新模式尚未誕生的背景下,對世界公共資產的保護表現出從來沒有過的相互配合。

參考資料

Déclaration finale du sommet Rio+20 intitulée The Future We Want, consultable à l’adresse web : http://www.uncsd2012.org [30 juin 2012].
Jacquet Pierre, Tubiana Laurence, Pachauri Rajendra K. (Éds.), Regards sur la Terre 2009. La gouvernance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Paris, Presses de Sciences Po, 2009. Coll. « Annuels ».
Site de l’IDDRI (Institut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et des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 http://www.iddri.org [1er juillet 2012].
Uzenat Simon, « Un multilatéralisme sans contraintes. Les engagements des États dans le cadre de Copenhague », Passage au crible (15), 18 fév.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