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 PAC 93 – 诺贝尔外交的象徵性干预策略

PAC 93 – 诺贝尔外交的象徵性干预策略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Josepha Laroche

邱崇轩 译

Passage au crible n°93

OAICSource : Wikipedia

几个星期以来,所有国际媒体预测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 (Malala Yousufzai) 将成为下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但最後却是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rganis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 OPCW)於10月11日获此殊荣。然而,这个决定实际上并不应该令人惊讶,相较於各方草率的评论,或是认为诺贝尔委员会有潜在动机的质疑。相反地,授奖给这个国际组织再一次突显出诺贝尔外交政策的一致性。

历史回顾
理论框架
案例分析
参考資料

历史回顾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於1997年4月29日成立,其宗旨为维护於1993年签订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执行。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功能在於防止化学武器的制造和储存。此外,当签署国家决定摧毁化学武器工厂时,它也涉入监察以确保化学武器确实摧毁。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设立於荷兰海牙,现有189个会员国,涵盖全球98%的人口。北韩丶埃及丶安哥拉和南苏丹并未签署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至於缅甸和以色列虽已签署,但两国的国会却没有通过该公约。叙利亚则是今年9月才加入。之後,叙利亚已经呈交化学武器清册,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也已经开始在叙利亚境内执行任务。最新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因此在销毁叙利亚境内的化学武器以及冲突上扮演关键的角色。

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任务涉入国际上重大的冲突核心,但至今却鲜少有媒体报导,尽管执行的任务遍及全球各区域。自1997年来,此一多边组织在86个缔约国境内共执行286次任务,总计完成2731次化学武器销毁调查。调查人员共摧毁超过5万8000顿的化学物质,不论在伊拉克丶利比亚丶俄罗斯或是美国。此外,阿尔班尼亚和印度在加入去除武装协议後,更已完全摧毁化学武器库存。

在去除武装的历史上,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凭藉其创新的监察措施,因此成为第一个能实际运作且成效良好的多边组织。实际上,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调查团队能在一定的期限内,实地监督缔约国摧毁武器的进度;而在冷战期间,尽管也曾经签订许多去除武装协议,但各国从未遵守协议内容。

理论框架

一、赋予全球声望。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在2013年8月21日,於大马士革发生的化学武器攻击之後,介入叙利亚冲突,但在此之前,一般大众并不认识这个国际组织。然而多年来,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已执行多项重要任务。颁给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和平奖,诺贝尔委员会同时授予这个国际组织诺贝尔奖长年累积的信誉和威严。透过国际性的授奖机制,诺贝尔委员会也传承累积了一个世纪的全球声望。因此,诺贝尔委员会透过授奖的动作,提升这一个专门性的国际组织应享有的媒体能见度。

二、突显外交干涉的合法性。许多分析认为这项授奖旨在质疑阿萨德领导的政权以及俄罗斯政府对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批评。我们则认为此乃诺贝尔委员会刻意创造机会以和其他国家政府共同参与「高阶政治」(High Politics)。诺贝尔委员会介入叙利亚冲突的治理,而突然出现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选择推崇一个维护国际安全和多边主义的组织,诺贝尔委员会不仅在国际议程上突显这些价值,更自视为─透过这个象徵性的授奖决定─各国政府处理国际冲突不可忽略的调停者。何况,凭藉一世纪以来累积的声誉,诺贝尔委员会已取得足够的合法性以涉入外交议题。

案例分析

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未能获奖的确令人遗憾。她的作为象徵了女性对抗塔利班份子和争取全民教育权的典范。此外,捍卫遭受强暴妇女权益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医生穆克维格 (Denis Mukwege) 也值得获此殊荣。这位被称为「修护女人的男人」的妇科医生,近十五年来在刚果东部地区诊治了四万名被强暴或是遭受性侵害的妇女。去年就曾被预期获得诺贝尔奖,穆克维格於2012年10月躲过一次谋杀攻击。然而,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两位人士在未来无法获颁诺贝尔奖,尤其他们的作为符合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於1895年11月27日留下的遗嘱规范,且符合诺贝尔奖欲彰显。但是诺贝尔和平奖的遴选不以道德和个人贡献作为标准。诺贝尔和平奖的给奖机制是一项政治选择,且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更严格的说,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授奖,塑造并强化出一条外交路线。而这也是诺贝尔本人当时的诉求。因此,授奖给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完全没有违背诺贝尔奖一贯的理念,大多数的分析评论因此都不正确。

事实上,自从诺贝尔奖的评审选择颁给美国总统欧巴马以来,此一奖项就愈来愈不倾向奖励一项已经完成的成就。但这不是新鲜事,过去一直是如此。但是,最近几年的获奖结果逐渐证实这个全球知名的奖项背後有庞大的野心:改变决策路线,试图影响国际重大政治议题的治理,已达到整顿世界的目的。掌握住授奖机制伴随的媒体效益,诺贝尔奖运用每年这个特定时刻介入全球政治舞台─尽管各界批评接踵而至─,而且凭藉它累积的信誉,合法正当地突显特订议题。无可否认地,诺贝尔奖就是普世价值的代表。诺贝尔奖因此运用它的威望,试图排订重要国际议题并传递它认定的价值,尤其是各国政府无力面对的领域。然而这个创新且积极介入它国内政的外交政策对诺贝尔委员会来说并非毫无风险。加冕一个仍在执行中的任务 ,诺贝尔委员会同时表现出对该任务与得奖者的信任,以支持这项任务能够完满达成。然而,诺贝奖对得奖者来说,是任务必须成功的重担,对诺贝尔委员会来说也是一个有风险的赌注,因为若以长远来看,受考验的将是诺贝尔奖的信誉。

参考資料

Laroche Josepha, Les Prix Nobel, sociologie d’une élite transnationale, Montréal, Liber, 2012.
Laroche Josepha, (Éd.), Passage au crible, l’actualité internationale 2009-2010, Paris, L’Harmattan, 2010, pp. 19-22 ; pp. 41-45.
Laroche Josepha, (Éd.), Passage au crible, l’actualité internationale 2011, Paris, L’Harmattan, 2012, pp. 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