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 PAC 43 – 發展中的人道救援司法化

PAC 43 – 發展中的人道救援司法化 以反抗格達費上校為名的利比亞起義行動

Philippe Ryfman

翻譯 張瀞云

Passage au crible n°43

2011 年 2 月中起,格達費上校的反抗份子與忠誠部隊之間的衝突已經引發了嚴重的人道危機。 將近 75 萬人(利比亞人以及外國人)從 5 月底起已紛紛逃離這個國家。這個大規模的避難潮首先是由外國 勞工開始動作,而人道組織也隨即在作戰地區擴大救援傷者以及協助社會大眾的行動,同時也為逃難者 提供協助。

歷史回顧
理論框架
案例分析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人道行動通常是透過天然災害彰顯於社會大眾之間,像是 2010 年海地的例子。但我們也要注意 到人道行動首先與戰爭有關,從 19 世紀開始它與戰爭的關係就密不可分。在衝突的背景下,人道行動 主要圍繞在三個要點上:一、對受傷平民與士兵的照料;二、基本的民生服務(食物、水、衛生用品 等);三、人口的遷移。在人道方面的主要問題(救援單位的自主性、物資補給的取得與困難、不安全 性、資源工具化的邏輯、人權)總會反復地出現,這些問題也不斷地演變。

理論框架

一丶 在武裝衝突中,非政府的聯合國人道救援單位的角色顯得相當重要。它與政治的差別在 於它遵行五個基本原則:人道精神、公正客觀性、無歧視性、中立性、獨立性與責任性。而這 些行動的執行者對其他參與的行為者並沒有壟斷性-特別是指那些國家行為者,這些國家行為 者通常是公開地以政治為目的。
二丶 利比亞的戰亂情況可參照國際公法的非國與國之間的武裝衝突,而主要的犧牲者是平民 百姓。此外,在人道領域裏,平民與戰爭分子的區分有強制的規範性因此,2011 年 2 月 26 日 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 1973 決議文為聯合國軍事行動的依據,此項軍事行動開始 2011 年 3 月 19 日,而這個決議文第一次採用了國際人權法的新觀念,即保護責任(R2P)。

案例分析

直到三月底為止,因戰亂而逃離國家的利比亞人仍為數不多。利比亞境內的定期石油經濟收益 通常仰賴為數眾多的外國勞工,這已經引發了意料之外的人道方面的問題。埃及人、中國人與菲律賓人 的人口外流由於各自所屬國家、歐洲國家與國際移民組織的介入而很快地得到解決。相反地,許多撒哈 拉以南地區或東北非地區僑民的命運卻仍是個未知數。有些僑民成功地回到自己的國家,但是其中也有 很多人未能回國或是沒有意願回國。因為擔心移民潮的出現,歐盟國家紛紛致力於防止所有非法入境申 根國家的行為,特別是經由海路的偷渡。這類的人道方面的問題是前所未見的,不管是在人口遷移的規 模方面,或是在缺乏保護者角色的方面。大約 5 萬 5 千名利比亞人逃亡到突尼西亞,大約有 1 萬 5 千人逃往義大利。然而,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 (HCR) 負責管理的德西巴 (Dehiba) 與華美達 (Ramada) 難民營,以及在卡達管理的塔圖因 (Tataouine) 難民營都呈現空蕩蕩的情況,僅僅只 有幾百名難民居住其中。其他的難民大多由自身的親戚、特別關係人或當地慈善組織來收容。 而也有許多難民遭到搶劫,並在逃亡的過程中受到暴力虐待,大約一千人在搭乘小船前往義大 利的途中死亡。上千名的厄利垂亞人、索馬利亞人與蘇丹人持續前往突尼西亞居住在喬加 (Choucha)與拉斯傑迪 (Ras Jdir)。在埃及方面,則有許多難民住在薩盧姆 (Saloum) 臨時居留處 ,埃及官方則相當地反對設置難民營。而現在像是反饑餓組織 (ACF)、國際人道組織 (Solidarités)、國際關懷組織 (CARE)、紅十字會、紅新月組織 (Croissant-Rouge)等機構都有為難 民提供衛生用品、水與食物。在國際移民組織 (OIM) 與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HCR)共 同運作下,那些被認為是移民而非難民身分的人,他們的命運則仍充滿不確定性。國際移民組 織在三個月內已經將 3 萬 5 千人從埃及遣返回國,但仍有好幾千人還滯留在難民營。同時有許 多索馬利亞人、厄利垂亞人與達爾富人也紛紛要求被當作是難民來對待。然而目前只有澳洲、 美國與瑞典接受審視重新安置難民與難民身份給予的需求。

在利比亞境內,人道的問題則相當地不同。在境內東部由國家過渡委員會 (CNT) 管轄, 平民的民生需求目前尚能由地方當局或國際組織來滿足。至於在 Brega 與 Ajdabya 兩個城市附 近的戰線,專門的國際救援組織 (非政府醫療組織與國際紅十字會) 在當地及時地負責戰時傷者 的手術與護理等工作。要注意到這個國家的衛生醫療體系-其醫療服務品質並不差,未因戰亂 而停擺並能夠繼續提供服務。相反地,人道工作者比較擔心居住在受到政府軍圍攻的反叛份子 所在城市的平民百姓,這些城市受到政府軍無情地轟炸,特別是 Misrata 與 Zinten 兩地。重炮 與 GRAD 導彈在戰爭上的使用事實上具有致命性和毀滅性。像是 Misrata 在三月中到五月初之 間,已經發生了緊急的人道危機;醫療衛生機構裏充滿了大量的受傷士兵以及尤其是平民百 姓。食物、飲用水與醫療用品的取得都要完全仰賴海上的物資補給。有上千名外國人都聚集在 碼頭河畔處不安全的簡陋住所,這些地區則是由國際紅十字會與無國界醫生組織來進行人道救 援工作。目前這些情況也已經有所改善,反抗軍已經鬆開了政府軍的箝制。但是政府軍則繼續 轟炸其他地區。關於的黎波里西南方住著柏柏爾人的山區以及靠近突尼西亞的邊境,人道組織 的服務至今還沒能夠進入到這些地區。而這些地區對於服務的需求恐怕是相當地龐大,儘管目 前仍然難以對現況作評估。

我們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利比亞政府軍對平民與士兵的無差別待遇,這一點違反了國際 人權法。因此,這引發了國際刑事法庭對這個情況的後續追究的起訴動作。

參考資料

Barnett Michael, Weiss Thomas. (Eds.), Humanitarianism in Question: Politics, Power, Ethics, New-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Holzgrefe J.-L., Keohane Robert O.,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Ethical, Legal and political dilemmas, Cambridge, CUP, 2003.
Ryfman Philippe, Une Histoire de l’humanitaire, Paris, La Découverte, Collection Repères, 2008.
Société Français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La Responsabilité de protéger, Paris, Pedone,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