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 PAC 87 – 受到主權國家威脅的生物多樣性

PAC 87 – 受到主權國家威脅的生物多樣性 2013年3月3至14日於曼谷舉行的第十六屆華盛頓公約締約國大會

Valérie Le Brenne

張瀞云譯

Passage au crible n°87

2012 年3月3至14日於曼谷舉行的第十六屆華盛頓公約締約國大會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集合了來自一百七十八個國家超過了二萬名的參與者。適逢締約的四十周年,大會在開幕時就揭示了本屆會議的訴求,「反對過度捕撈,反對非法採伐,反對透過各種動物非法牟利的行為」。同時,各個締約國也把一些如今已滅絕的物種從公約附錄中去除,例如具象徵性的塔斯馬尼亞虎。

歷史回顧
理論框架
案例分析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此大會自1976年以來每三年舉行一次,華盛頓公約締約國大會宗旨在代表一個全球性的監管機構,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目的來管理與動植物有關的交易行為。要做到這一點,大會也具備了最新的科學鑑定技術工具。歸類為三項附錄,這些條文內容經過不斷地修正,成為各個成員國的指導方針。

華盛頓公約的源起是在1963年由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的聯合大會所通過的決議案,這個決議主張建立一個國際公約,對「稀有或瀕臨絕種的野生物種的出口、轉運與進口」制定正式的管理規章。事實上,這個初始的提案是來自於對農村現象的觀察,貧困農村地區的居民進行的商業活動導致當地野生動植物快速地消失。在這方面,我們要注意到這個提案是出現在1960年代,當時國際社會就已經透露出對全球環境議題的憂慮,這個主題也出現在1970年代各大國際高峰會的討論議程之中。然而,國際社會直到1972年的斯德哥爾摩會議才對此一主題有了新的提案,並且提議舉行全權代表大會。1973年3月3日,八十個會員國在華盛頓會議結束時共同制定了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簡稱華盛頓公約)。

從那時起,締約國的數量漸漸擴增到178個國家,許多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和私人企業也參與其中。目前華盛頓公約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仍然是最有力的國際條文。事實上,有三萬個動植物物種適用於相關的特別保護措施,此保護措施還針對了某些特別受歡迎的物種,像是北極熊、非洲大象和鯊魚。

理論框架

一丶全球公共財的破壞。野生動植物物種屬於全球公共財,因此必須透過全球治理來處理這個問題,而國家應該要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因此,建立一個具有約束力的多邊協議機制似乎是國際貿易框架下保護動植物資源最好的手段,因為國際商業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傷害,也成為破壞動植物資源的第二大主因。
二丶國家主權帶來的阻礙。全球治理立法機制的建立常常受到國家主權權力的限制,真正比較具有規範性的手段就是首腦外交。儘管如此,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數量持續地增長,他們向社會大眾揭露了非法商業活動對生物物種造成的惡果。

案例分析

然而,現今世界缺乏一個可以合法建立超國家司法機關的全球政府,所以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國際貿易管制就必須仰賴國家之間的合作。因此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也牽涉到國際建制的建立,有鑑於國家仍屬於主要的行為者,能夠管理各國自己的市場動態,因此這個國際建制就必須具有一定的約束力,讓相關的規範確實地被執行。

在這方面,透過不同會議的協商,各國逐步修訂了公約的三項附錄,這三項附錄成為現今環保議題多邊論壇上常被引用的重要條文。這個公約建立在對生物物種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上,提供了一個不同等級的分類標準:附錄一列舉了瀕臨絕種的物種,嚴禁各種商業貿易行為;附錄二適用於若無嚴格管制貿易行為可能會瀕臨絕種的物種;附錄三則提及各國視其國內需要,對特定受到威脅的物種進行區域性貿易管制。因此,每一屆的華盛頓公約締約國大會都會對條文的內容作更新與補充。當某些物種正式地滅絕了,這些物種就會在名單中被移除,新的瀕臨絕育物種也會被更新在名單內。然而,這個程序常常因各方不同的利益衝突而受到阻礙,這是因為公約內容的更新必須要取得大多數成員國的同意才能實行。此外,公約中的特殊條文卻也讓某些國家藉機會逃避條文規定,即便是這些特別應該受到管制的國家。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舉日本的科學捕鯨計畫為例,日本聲稱以科學為目的獵捕鯨魚,就是援引公約附錄一裡的特許條文。這項舉動引發了非政府國際環保組織的撻伐,他們強烈地譴責成員國在會議中只求利己的討價還價行為。

如果說當前對於生物物種的合法交易行為仍必須仰賴各國政府更積極的作為,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實際上目前國際社會在這方面仍欠缺真正具有強制約束力量的工具手段。打擊非法貿易行為仍是華盛頓公約帶來的貧乏卻也最主要的作為。然而公約附錄一中的許多物種相繼地滅絕,某些物種也因為非法盜捕盜獵而顯得岌岌可危,這些情況都證明了公約的效力不彰。更糟糕的是,華盛頓公約的條文走向甚至可能無意間造成某些瀕臨滅絕的物種在非法市場上價格的提高,反而帶來反效果。

參考資料

Constantin François (Éd.), Les Biens publics mondiaux. Un mythe légitimateur pour l’action collective ?, Paris, L’Harmattan, 2002.
lemonde.fr, Planète, « Constat d’échec pour la défense du monde sauvage », disponible à la page : http://www.lemonde.fr/planete/article/2013/03/02/constat-d-echec-pour-la-defense-du-monde-sauvage_1841752_3244.html, dernière consultation le 31 mars 2013.
lemonde.fr, Planète, « Le commerce d’ivoire qui menace les éléphants d’Afrique, a triplé en quinze ans », disponible à la page : http://www.lemonde.fr/planete/article/2013/03/02/constat-d-echec-pour-la-defense-du-monde-sauvage_1841752_3244.html, dernière consultation : le 31 mars 2013.
Site officiel de la CITES, disponible à la page : http://www.cites.org, dernière consultation : le 31 mars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