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 PAC 112 – 受争议的发展援助政策

PAC 112 – 受争议的发展援助政策 有效发展合作全球夥伴关系会议,2014年4月15-16日

Florent Bédécarrats*

赵伟婷 译

Passage au crible n°112

Pixabay

2014 年4月15日及16日, 「有效发展合作全球夥伴关系」高级会议 在墨西哥举行,此为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所倡议的成果。本会议汇集了来自全球140个国家约1500位参与者:国家或政府领导者丶行政官员丶国会议员丶国际组织代表丶市民团体代表丶发展相关基金会与专家。两天会议的结果似乎是好坏参半:一些预期性的失败并未发生,聚集了多元参与者让组织者获得满意的正面评价。然而,最後宣言缺少了实质内容,许多关键合作夥伴也尚未批准此宣言。

历史回顾
理论框架
案例分析
参考資料

历史回顾

直到柏林围墙倒塌,政府发展援助(aide publique au développement, APD)显示了主要的巨大差异:大推动模式(le big push)丶进口替代丶农村综合发展丶结构性调整。但此仍受制于前殖民地权力以及区域集团思维的影响。冷战结束後,观察到数十年来政府干预政策的失败,以及及新现实主义政策的恶习,引起了对於国家间团结合作机制的强烈质疑。2000年千禧年发展目标(Objectifs du Millénaire pour le Développement)的通过使人为之一振,此计画透过相关领域者的支持,通过了一系列优先丶具体并且可测量的目标项目,并且将在2015年时实现。

为了支持此行动并且恢复信誉,APD的支持者在OECD的领导下,推动了大型谈判,针对厘清本身实践的范围,用以提高援助的效率。在第一次2002年罗马国际会议结束後,有两项决定性进展:2005年针对发展援助效率的「巴黎宣言」和2011年在韩国通过的「釜山承诺」。随着千禧年计划承诺日期的接近,相关成员如今试图重组2015年後相关议程,特别是主张可持续发展概念。墨西哥会议是此跨国性过程中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

理论框架

一、发展援助的手段。无论是在人道主义下的重建工程或是发展层面,援助经常是由国家动员,作为其政治战略服务的附属工具。随着两极势力的衰退以及殖民地效忠度减弱,APD的目标开始转移到像是增加市场开放丶确保初级原料的获得丶寻求国际倡议的援助,或者是科技丶金融丶商业以及环境规范的传播。目前,此领域中可观察出许多新参与者权力的提升:发展中国家丶私人资金会与企业丶非政府组织丶专家团体和智囊团。

二、发展援助的效率。对於国家团结干预手段的不信任促使了援助的成员专注於其活动产出。此关注反应在对於事前评估的关注,以作为检视工具。系统性的评估方式也因此建立,以便在共同标准下衡量方案与计画,包含了关联性,有效性,效率,永续性及冲击。另一方面, 国际机构也相继成立,以协调干预。此外,基本原则也被采纳,以监督援助相关利益者的程序编制:从受益人所有权丶本土优先定义路线丶公私营企业合作夥伴关系到透明度。

案例分析

有效合作全球夥伴关系的治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针对在指导委员会中公民社会的代表性。三方领导目的在於取得先进国家丶发展中国家与落後国家间的平衡。目前的团队由英国丶奈及利亚以及印尼代表所组成,却因为缺乏透明度而饱受批评。因此,部分要求此结构下的组成与任务需要被修正。在下一阶段,委员会将由墨西哥丶荷兰与一尚为决定的非洲代表所领导。在此方面,一个高度的期望将包含,超越优先实施的启动计画,专注在推动集体活动手段的全面实质性辩论过程。复杂多元的组成必须共同制定出一明确方向仍是艰辛的挑战。

此次会议也显现在援助领域中权力关系的变化。为此,新兴国家表现出不确定的立场。墨西哥和奈吉利亚尽管身为活跃的参与者,仍批评此份多边协议。巴西和阿根廷更是表达出怀疑的态度。中国和印度甚至没有参与交流。

与之互异的,私人角色却显得更加活跃。在私角色高度参与的平行会议背景下,各基金会首度通过一共同宪章以促进行动效率性。大型企业(特别是初级原料和工业部门)能见度十分高。尽管在捐助者邀请下,有许多市民社会代表出席,但是却极少参与互动与批评。联合国 和OECD在争取最高合法领导过程地位的竞争仍十分激烈。不过,此似乎是在夥伴关系倡议联盟(Partnerships Initiative Coalitions , PICS)扩大过程中存在已久的争议。

此谈判目标也有所改变。事实上,如果团体间讨论一开始专注在合作效率,目前核心关注议题已扩大到多方合作夥伴关系。会议期间,与会者分享缺乏辩论的个别发现,在会议上交流专业术语,但却缺乏有组织企业目标的批判性言谈。举例来说,在将企业放置官方议程的议题上(像是,私部门的角色丶多边机构和环境问题)并没有太大进展。相反的,周边平行活动却更加活跃,并在某些主题有所突破,像是逃税丶打击洗钱…等问题。法国在有关公私营运营商之间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以及夥伴关系标准的问题上,寻求采纳一个催化者的角色。

资金来源的问题却未得到解决,赠与国投入其国民生产所得 (GNP)0.7%的讨论和承诺甚至没有被讨论,此议题却在许多北方国家发展会议上引起了广泛辩论。

参考資料

Bearce David H., Tirone Daniel C., « Foreign Aid Effectiveness and the Strategic Goals of Donor Governments »,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72 (3), 2010, pp. 837–851.
Wood Bernard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the Paris Declaration, Copenhagen: Danis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1.

*本文件为与Armand Rioust de Largentaye代表法国援助发展署(AFD)参与本次会议後所撰写。但本篇分析与结论仅仅涉及作者立场,不代表法国援助发展署及相关合作单位的官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