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 PAC 106 – 個人電腦產業的全球結構重整

PAC 106 – 個人電腦產業的全球結構重整 微軟必須面對的企業轉型

Justin Chiu

邱崇軒 譯

Passage au crible n°106

Pixabay

2014年2月4日,薩帝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接替史蒂夫‧巴爾莫 (Steve Ballmer),成為美國跨國電腦集團微軟(Microsoft)的第三任執行長。至於集團的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則辭去董事會主席的職位,但他同時宣布此後將以科技顧問的身分更加投入公司事務。實際上,依據微軟目前面對的困境,一般認為新的執行長人選將來自集團外部,以期待他能更有魄力徹底改變公司的策略。當然,這項內部提名的人事案展現了微軟拓展個人電腦以外業務的決心,在此之前,納德拉是雲端服務(Cloud & entreprise)的負責人,集團內唯一營收保持高度成長的部門。然而,最近幾年來,微軟最大的弱點即反映在它沒有能力創造驚喜,以及它過於緩慢的決策過程。

歷史回顧
理論框架
案例分析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1981年,IBM電腦公司生產了首個獲得商業成功的個人電腦─IBM PC,賣出數百萬台。由於IBM選擇了微軟的作業系統(DOS/Windows)和英特爾(Intel)的微處理器(Intel 8088),也因此促成這兩家公司的快速發展。實際上,靠著這兩項產品,微軟和英特爾共同掌控了個人電腦結構(PC Architecture)。自從1980年以來,微軟和英特爾即協調出一致的行銷策略,如同時推出新一代的產品。也因此,迫使其他電腦零組件製造商必須追隨這兩家集團產品不斷提高的標準和效能。如此一來,微軟和英特爾的結盟(Wintel)促使整個電腦產業能持續創新,同時讓微軟和英特爾取得市場獨佔(monopole)的地位。然而,在激烈的競爭下,零組件製造業者必須持續降低製造成本。因此,若以同樣的規格相比,裝載Windows系統的個人電腦將比掌控全部生產線的Apple電腦公司的產品便宜,而這也更加鞏固微軟的獨佔地位。

微軟現在能夠成功地在全球市場販售軟體商品,美國政府其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實際上,自1980年以來,美國政府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不遺餘力,不論是在多邊協議場合,如1994年在世界貿易組織(WTO)達成的「與貿易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協議」(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RIPS),又或是利用雙邊協商,如要求中國執行更嚴格的智慧財產權規範。

正由於微軟在市場的獨佔地位─全世界十台個人電腦中仍有九台裝載Windows作業系統─,集團每年的營收驚人,2013年的稅前盈餘約達270億美元。但不可否認地,微軟已經失去創新的企業形象。究其原因,社群服務網站讓即時訊息軟體MSN劃下終點;它開發的搜索引擎Bing,不但無法和Google競爭,更成為鉅額虧損的錢坑(在2005年至2011年之間,損失90億美元)。此外,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服務領域,是另一個美國跨國公司Amazon取得優勢。最後,Google和Apple已經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上成功發展出各自的經濟體系,然而微軟和英特爾卻遲遲無法在這個重要市場取得成績。

理論框架

一、數位革命的創造性破壞。創造性破壞的概念由熊彼特(Schumpeter)提出,他指出在工業變革的過程,一個產業領域中新創的經濟活動將導致舊存活動面臨淘汰的命運。依照這位經濟學家,好幾類的創新將促成這個變革,如創新產品的上市、製造或管理方式的革新,以及新市場的開發等。
二、生產結構的掌控。二十多年來,憑藉兩個公司共同開發的科技規範和標準,微軟和英特爾的結盟統制了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然而,Wintel聯盟對零組件製造業者所施加的結構性權力(structural power)─由Susan Strange所提出─現在已經大幅衰弱。實際上,微軟和英特爾已經無法要求全球其他業者遵守他們訂定的生產規則,尤其在連串的失敗之後,微軟已經失去領導創新的企業形象。

案例分析

電腦和電信科學自1990年代即開始接觸、融合,進而促成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這類全球性商品的出現。儘管電腦產業─現在已成為高科技領域中的傳統產業─仍然能夠對抗這個數位浪潮,相關業者必須加強創新並同時投入其他領域,以延後電腦業的衰退。

可以確定的是,納德拉的任命案旨在鞏固微軟雲端運算─為公司企業和公共行政單位提供的線上資訊服務─的業務。接著,這位新的執行長必須完成由巴爾莫在2013年12月開啟的Nokia行動電話部門的併購案。而然,微軟和Nokia這兩家過去最知名科技公司的結合似乎難以讓人相信他們能生產出吸引人的智慧型手機商品。因為,智慧型手機已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最核心的貼心親密物品,每個消費者在選購時會同時考量到商品是否符合他們的身分地位,以及產品反映出的象徵價值。此外,微軟不會單純為了增加市占為考量,而投入低階產品。因此,正因為售價過高,微軟於2012年自行開發的平板電腦Surface,並沒有達到預期的銷售目標。更重要地,微軟和英特爾猶疑投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所造成的落後,讓它們無法成為產業的領導業者。

此外,自2012年10月發行以來,微軟最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 8 既沒有得到使用者的認可,也沒有促成電腦設備換新的風潮。這個前所未見的現象讓全球電腦業者大失所望,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甚至說到「Wintel注定將走向失敗」。電腦製造業者和各大品牌過去一向是微軟的忠實夥伴,但現在部分業者更期待和其他網絡巨擘,如Google或Amazon一同合作。Google目前已經和亞洲最重要的電腦品牌共同推出商品,如和韓國Samsung、台灣Acer開發的個人電腦Chromebook,或是和韓國LG和台灣Asus開發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Nexus系列商品。

最後,就算微軟已經失去領導創新的企業形象以及施加在電腦製造業者的結構性權力,值得留意的是,其他美國網絡巨擘接替了微軟的地位,並持續了美國在全球創新的領先優勢。到目前為止,僅有Apple、Amazon、Facebook和Google能在新一代科技的基礎上發展出可靠的經濟體系,並且有足夠能力影響全球其他業者。

參考資料

Chiu Justin, « L’anarchie mondiale dans la téléphonie mobile », in : Josepha Laroche (Éd.), Passage au crible, l’actualité internationale 2012, Paris, L’Harmattan, 2013, pp. 117-122.
Kim Sangbae, Hart J. A., «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of Wintelism: A New Mode of Power and Governance in the Global Computer Industry », in : Rosenau James, Singh J. P. (Éd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Global Politics, The Changing Scope of Power and Governanc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2, pp. 143-168.
Laroche Josepha, « L’Économie politique internationale », in : Balzacq T., Ramel F. (Éds.), Traité de relations internationales, Paris, Presses de Science Po, 2013, pp. 631-659.
Le Monde, « Avec Satya Nadella, Microsoft mise sur l’après-PC », 5 fév. 2014.
Reich Robert, The Works of Nations. Preparing Ourselves for 21st-Century Capi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Edition, 1992.
Schumpeter Joseph,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1943], Londres, Routledge, 2010.
Stopford John, Strange Susan, Henley John., Rival States, Rival Firms: Competition for World Market Shar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Strange Susan, States and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res, Pinter, 2e éd,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