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 PAC 59 – 中国在非洲的土地投资

PAC 59 – 中国在非洲的土地投资 从农业开发至二次殖民

Philippe Hugon

翻译 邱崇軒

Passage au crible n°59

Pixabay

自2012年初以来,讨论粮食安全的会议持续召开,而其中有关国际土地交易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00年与2010年之间,土地交易的面积达到2亿公顷,而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地被用在生产生物燃料而并非用在确保粮食安全(Cirad, IIED, ILC, 2012)。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非洲和拉丁美洲) 的土地交易问题和衍生的疑虑,因此日益受到关注,尤其当前农产品和粮食价格高涨,粮食安全遭受威胁。这些鲜为人知并且不透明的国际土地交易经常引发多方的激烈争论,尤其是介於非政府组织(ONG)丶国际组织丶政府领导人丶农民组织和学者之间。土地交易即是造成马达加斯加前总统马克•拉瓦卢马纳纳(Marc Ravelomanana)下台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为他与南韩大宇公司商议的合约饱受批评。

历史回顾
理论框架
案例分析
参考資料

历史回顾

三十多年来,我们观察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投资占总投资金额的比率低微而且来自政府的农业补助也有下降的趋势。然而,跨入二十一世纪的那几年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国际间大规模的土地交易,如中国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非洲)收购土地,逐年增加。事实上,各国不仅觊觎非洲的地下资源(矿产丶石油),更看重非洲肥沃的土地。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各国为了取得土地而投入一场「全球大富翁」的游戏。然而,除了一些经过媒体报导的土地收购计画,其实仍有许多计画并不为人所知。

理论框架

1. 土地交易的快速增加。在农产品价格上扬丶金融市场高度不稳定以及粮食消费预期增加的全球大环境之下,土地交易─不论是透过买卖或是长期租赁的形式─快速增加。

2. 新殖民主义的兴起。如同中国政府和许多国际组织所提倡的,中国在非洲的土地投资符合援助发展的策略,能够创造出新的契机,或是如同许多非政府组织所指责的,这些土地投资难道不是一个新的殖民主义?

案例分析

土地收购的首要目的在於生产生物燃料。其次,占领这些土地的同时也表示出对未来粮食安全和消费模式改变的预测。最後,土地收购亦是一种金融投资。我们可以归纳出三种类型的投资者:1) 缺乏土地但必须进口大量粮食且拥有雄厚资金的国家。2) 大型的农业食品集团和工业业者,此类投资者的介入代表食品工业生产上下游的整合以及农业契约的出现。3) 视土地为金融投资选项的投资者和银行。

至於土地交易的「卖方」和「出租者」则是财力匮乏但拥有可运用土地的国家。尤其在非洲,自2004年以来已有超过250万公顷的土地被出售或是出租。在非洲的阿拉伯国家中,超过80%的土地为废耕地 ,造成非洲成为投资者觊觎的对象,并希望藉此满足粮食安全和能源的需求。同样地,来自食品工业业者和金融业者的投资也持续增加。

全世界的农业都有来自中国的投资。整体而言,中国在全球掌控210万至280万公顷的土地,散布在南美洲丶非洲和东南亚(约30万至40万公顷的土地用作稻米和木材的收获)丶澳洲丶俄罗斯和哈萨克(87400公顷)。而在非洲从事土地收购的单位业者则来自:1) 国营企业(如在加彭丶迦纳丶几内亚丶坦尚尼亚丶多哥和赞比亚等国活动的「中国农资集团」。2) 地方政府(如「山西农资集团」。3) 个人的收购行为。

收购土地可获取多重利益,如投资金额可弥补下降的官方援助发展政策丶取得科技和相关专业技术丶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益丶确保粮食安全或是为了赚取外币(如生物燃料的例子)。事实上,中国的种子可以提高产量至两倍。然而,土地收购的其他後续效益则引发更多问题。如中国人迁入进驻莫三比克的大型农地,在卡达菲垮台前商议并预期向中国出口稻米的马利比亚计画(Malybia Project),又或是在赞比亚200万公顷农地生产生物燃料和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生产棕榈油的开发计画。这些投资计画的主要风险为:1) 土地财产的冲突,因为弱势地方社群可能因此失去土地权(80%的土地没有土地权状规范)。2) 土地收购的合约不透明。3) 违反粮食安全和粮食主权。 4)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杂交水稻丶基因改造作物和控制种子等方面等方面造成的问题。

然而,相对来说,土地交易也可能带来新的契机,合约中的不同行为者都须承担各自的责任,特别是农民的地权应该有所保障。此外,代工合约或是引进的基础建设应该让家庭农业业者可以享受输入的资金和贷款以及大型企业经营专有的外包生产模式。

参考資料

Afrique contemporaine « Investissements agricoles en Afrique » (237) N, 2011.
CIRAD, IIUED, ILC (M Taylor ,al) www.landcoalition.org/cpl/CPL-synthesis-Report, déc 2012.
“Land grab or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gricultur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land deals in Africa” Juin 2009 – IIED, FAO and IFAD – Lorenzo Cotula, Sonja Vermeulen, Rebeca Leonard, James Keeley.
Hugon Philippe, Clérot Fabienne, « Les relations Chine-Afrique- les investissements agricoles au Mali », Rapport MAEE,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