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品 > Passage au crible (chinois TR) > PAC 56 – 經濟因素導致的族群衝突

PAC 56 – 經濟因素導致的族群衝突 奈及利亞的內部分裂危機

Philippe Hugon

翻譯 邱崇軒

Passage au crible n°56

Pixabay

2012年初以來,作為美、英盟友的奈及利亞受困於兩大危機:1)國家南北的對立造成種族、宗教的循環衝突;2)大罷工,可歸咎於汽油價格的上漲。奈及利亞作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其兩大工會威脅停止石油生產,亦讓情況更為嚴重。有些重要人士─如諾貝爾獎得主索因卡(Soyinka)─甚至提到內戰爆發的危險性。其他評論則提到國家分裂的可能,並強調奈國的情況與蘇丹的例子相似─蘇丹分裂成信奉回教並施行伊斯蘭教法的北蘇丹,以及信奉基督教的南蘇丹。就人口來說,擁有1億5000萬居民的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大國,但以聯邦政府為體制的奈及利亞─民事和軍事政權不斷輪替,國家被一連串的暴力衝突所削弱。

歷史回顧
理論框架
案例分析
參考資料

歷史回顧

過去曾為英國殖民地,奈及利亞現在則是由36個州組成的聯邦國家,而強勢的軍事與公民政權,加上聯邦體制,至今日為止維持了國家的向心力。聯邦州數量的增加,劃分南北地區政治權力規則的制訂,又或是按地區分配國家收入的規則,都與此一國家運作的邏輯相關。

奈及利亞北部的蘇丹王與酋長系統與南部分散的政治社會組織大相逕庭。英國殖民政府的間接統治政策(indirect rule) 維持了這些差異。然而,施行伊斯蘭教法的北方12個州,相較於南方來說,仍普遍處於劣勢。

奈及利亞曾經歷多次的分裂衝突,其中最慘烈的仍是比亞夫拉內戰(1967-1970年),造成伊博地區人民(由法國、以色列和葡萄牙所支持)與中央聯邦(由英國和蘇聯所支持)之間的對立。這場戰爭的起因與社會、政治與宗教因素都有干係,尤其是石油的利益造成了大國和跨國公司間的衝突;這些緊張局勢也導致奈及利亞內部的對立。1970年,3R的口號(reconstruction, rehabilitation, reconciliation─重建、恢復、和解),象徵衝突的結束。但該國已經歷了多次的南北緊張對立,以及發生於尼日河三角州地區的衝突。

理論框架

可援用兩個重要的理論來探討奈及利亞危機:

一、奈及利亞的石油收入為其社會的表徵,我們須進一步探討石油在經濟、社會和政治層面的影響。奈及利亞除了蘊藏豐富的石油,由於勘取容易,石油運輸也因為靠海而有多種可能性。這些優勢讓奈及利亞成為非州最令人垂涎的石化燃料探採區。然而,這些財富資源90%集中在尼日河三角洲,造成奈國內部的衝突局勢加劇,。

二、奈及利亞長期以來遭受南北對立,且無論是在社會或宗教層面。基督教和穆斯林社群的對立說明了肇因於人民權力差異與不平等的衝突也反應在石油收入的分配上。

案例分析

奈及利亞的衝突可由兩個主要的評斷標準來解析。

首先是石化產業。由宏觀經濟來看,此一產業確實有其戰略意義,石油收入佔奈及利亞國內生產總值的35%至40%,佔賦稅收入的80%,甚至佔了出口額的97%。2011年,每日生產規模達到250萬桶,每桶75美元,使奈及利亞成為全球第八大石油出口國。六個跨國公司控制95%的產出石油,且其中40%出口至美國。事實上,石油加劇政治緊張局勢,因為石油產區集中在奈國的東南部,而造成各州之間的不平等發展。在尼日河三角洲(涵蓋9個聯邦政府及3000萬名居民)一帶,黨派組織,如解放尼日河三角洲運動,以及一些反叛團體,大幅度成長。石化產業和汽油的價格成為導致社會衝突的核心因素,因為奈國的石油收入引發嚴重的貪腐問題以及資金的非法外流。然而,若能透過補助的方式,重新再分配國家收入至各州與各個族群,三分之二的奈及利亞人(每日收入低於2美元)將可因此獲得生活的基本必需品。

除了石油利益,交相導致危機的第二個因素為:南北對立。在高原州(Plateau State)首府喬斯(Jos),衝突造成穆斯林富拉尼族人(Fulani)與基督教貝羅姆族人(Berom)對立,雙方族群享有的權力其實並不相同。奈國北方各州人民信奉多個伊斯蘭教派(傳統蘇非派、沙拉非派、馬赫迪派和什葉派),且共有12個州施行伊斯蘭教法(全國共36州)。社會嚴重的不平等和權力極度不公正,再加上處在一個石油營收分配不均的國家,這些因素都是解釋穆斯林組織網絡為何能取得龐大勢力的原因;部份政治領導人試圖利用宗教來打擊對手,進而希望在高原州實行伊斯蘭教法。而當前最重要的問題,尤其在受到利比亞動盪局勢影響之後,即是伊斯蘭北非蓋達組織(AQIM)的暗中擴散。反西方國家的伊斯蘭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於2001年9月11日之後出現於博爾諾州(Borno State),並於此發展聖戰;博科聖地隨後分裂成幾個支派,其中一個支派與索馬利亞青年黨和伊斯蘭北非蓋達組織有密切接觸。然而,隨著組織的激進化與衍生的暴力行為,博科聖地加深了宗教對立,並導致暴力、復仇和武力鎮壓事件的惡性循環。

外國列強也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尤其是美國,進口超過40%的奈國原油。至於中國和印度,兩國試圖拓展在該地區的利益。而阿拉伯石油大國和伊朗,它們支持北方的穆斯林各州和其內的伊斯蘭派系活動。最後,西方列強和新興國家盡力維護奈及利亞的和平,無論是遭受激進派網絡威脅的北方地區或是生產和運送石油的南方地區。

今日來看,由於奈及利亞的聯邦制結構、北方企業家的龐大勢力以及比亞夫拉內戰的回憶等因素,奈國極不可能像蘇丹的例子一樣,往南北分裂進展。同樣地,宗教衝突也不太可能持續擴大,因為北部將在這場對立中戰敗。然而,當前政權的合法性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暴力是否能促成新的協議:1)石油收入的重新分配,2)貪腐的根除,3)不同政治、公會和宗教勢力的談判協商?若答案是否定的而暴力蔓延,我們該預想求助於一個世俗且由中央強勢主導的軍隊(armée jacobine) ?

參考資料

Draper Michael I., Shadows: Airlift and Airwar in Biafra and Nigeria, 1967-1970, Hikoki Publications, 2006.
Tai Ejibunu Hassam, “Nigeria’s Delta Crisis: Root causes and Peacelessness”, EPU, research paper, Issue 07/07;
Perouse de Monclos Antoine, “Le Nigeria entre deux eaux”, Ramses, 2011.